贵阳市农投集团:做优“农业芯” 播下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4-05-13 来源: 字体大小:  -  - 


5月正是蔬菜育苗好时节,在位于开阳县的楠木渡蔬菜种繁中心,一粒粒种子正在等待一场奇妙之旅——

工人将黑色的穴盘送进清洗机,随着水流声与机器的轰鸣声,清洗消毒后的穴盘像船一样缓缓驶入床机,通过一条智能物流栽培天车系统,一个个承载着“种子旅客”的苗床在空中流转,最终被送往各自的停泊港口。

306483ab-9c63-46a7-8a1a-acec24bc5738.jpg

从种子“工厂”一路行至田野,彩椒鲁斯卡“出厂”后正在贵阳农投集团楠木渡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行使新的使命,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维伟介绍着好品种带来的优势:“这些是嫁接苗,是一种无限生长型品种,等到成熟后,单果有半斤重,6月中旬可以上市,一直要采收到11月下旬,预计可实现亩产1.2万斤。”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两年多来,贵州现代种业集团聚焦蔬菜、粮油等产业,在全省建有8个蔬菜种苗繁育基地,3万余亩水稻制种基地、3000余亩玉米制种基地,其中蔬菜种苗年产能可达4.6亿株,辐射带动蔬菜种植30余万亩。贵州现代种业集团董事长王陈表示:“我们与贵州大学、省农科院合作,大力推广蔬菜嫁接种苗,促进蔬菜产业增产、增效,结束了贵州果蔬类嫁接苗大量从省外购买的历史。”

做优“农业芯”,播下新希望。不仅是蔬菜产业,近年来,贵州加快推进优良品种种子种苗一体化、提升产业聚集度和发展水平,形成了贵阳蔬菜、遵义辣椒、岑巩水稻等集约化育苗样板,奋力推动从种质资源大省向种业强省迈进。

当下,贵州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助力产业欣欣向荣,广大农民的日子也映照得越来越红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如火如荼,科技赋能种业创新,正在广袤的田野上次第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