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日报关注贵阳市农投集团|贵安新区龙宝村——高效农业走新路 “稻菜轮作”喜丰收

发布时间:2023-03-16 来源: 字体大小:  -  -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走进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放眼望去,一幅春季花菜喜丰收的悦人图景霎时映入眼帘。

图片


田间,数十位“全副武装”的采摘人员正在地里两两合作,把一个个雪白饱满的花菜摘下,再用长叶子包裹住花菜心,套上泡沫套……一个个卖相极佳的花菜就此诞生。

图片


“我们采摘花菜四天了,每天都能收4至5吨,每颗花菜都有2至3斤。”采摘人员金治菊说,她是当地村民,在该基地工作已有一个多月,每天往返家和基地仅需十多分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图片


这里是2023年贵阳市党政领导领办秋冬茬蔬菜示范田,由贵阳农投集团以“稻+菜”轮种模式进行种植管理,该基地采用“产业供应链+龙头企业+村集体+混合所有制公司+种养主体+基地”的“六位一体”模式,采取“五统一”(统一供种苗、统一投入、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提升基地生产的组织化和标准化,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探索新路作示范。

图片


“地里的花菜属于松花菜,太阳直射之后花菜的品相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看到基地里的花菜都采用了套袋的技术,这也是在贵阳市首次采用花菜套袋。”在现场,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贵州省蔬菜专班副班长、贵州省高原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张万萍,深入田间指导采摘人员工作,该基地由贵州大学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撑。

去年开始,为解决冬闲田没有效益的问题,贵大专家团队研究提出了“稻+菜”轮种模式,并根据该基地的气候条件,选择了“青梗松花108天”品种进行种植。“我们采取集中育苗的方式,帮老百姓解决种子种苗的问题。种之前我们进行了测土配方,根据测土配方实行配方施肥,期间运用地膜覆盖,保证冬季种植的温度条件。在病虫害防控方面,主要是预防为主,注重绿色防控。初步测下来,该基地亩产量4000至5000斤,每亩地的产值约6000元。”张万萍介绍。

图片


目前,该基地“稻+菜”示范种植560亩,截至3月10日,已经开采约3万斤。“自去年12月份种植蔬菜以来,贵阳农投集团带动了200名左右村民就地务工,农民增加了收入,560亩土地流转,也有每亩200块钱的流转费直接给农户,大家还学到了不少种植技术,利于农户以后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龙宝村下一步也打算扩展种植规模,壮大村民经济,提高农户收益。”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村支书刘兴坤说。

图片


贵阳农投集团旗下贵安新区贵龙宝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鑫介绍,该基地始终以深入推进“五个一”行动为统揽,将“五个一”贯穿于示范项目各个环节。“一个支书”,即贵阳农投集团发挥管理、技术、市场等优势,千方百计鼓励村支书带头出资入股,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增强群众参与的信心。“一支队伍”,即在贵阳农投集团支持下,激发龙宝村“两个作用”发挥,除党员干部带头入股外,积极引导村民小组长、种植大户及村民出资入股,组织村民进行劳务生产,带出了一支党员和群众齐心抓产业的队伍。

图片


“一个中心”,即贵阳农投集团与村支两委紧密协作,充分发挥龙宝村党群服务中心组织作用,让村民全面知晓项目信息,为村民办理入股,发放劳务报酬,使龙宝村示范项目过程透明化,服务便捷化。“一个机制”,即探索实施“六位一体”模式,发挥贵阳农投集团产业供应链优势,组建市场化运营主体,激发村干部、种植大户、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产业发展。“一条路子”,即以贵阳农投集团为引领,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稻+菜”种植模式,为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