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贵阳新闻联播》播出《共筑合作新高地 “慧”聚发展新动能|贵阳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科技育苗助力春耕生产》,2分20秒专题报道聚焦振兴黔菜,种业先行,在贵阳农投集团位于开阳县南江乡的蔬菜良种繁育中心,科研人员正抓农时进行组培繁育工作,为农业生产做准备。具体报道如下: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芯”。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也是贵州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振兴黔菜,种业必须先行。在贵阳农投集团位于开阳县南江乡的蔬菜良种繁育中心,科研人员正抓农时进行组培繁育工作,为农业生产做准备。
走进开阳县南江乡贵阳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技术人员正忙着进行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扩繁工作。该中心主要开展良种繁育研究、集约化工厂育苗、品种引进筛选及展示等工作,目前与贵州大学、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事项有11项,已完成3项,实施中8项。

蔬菜种苗繁育中心建设了种子种苗质量检测实验室、基质配比实验室、光照实验室和组培实验室等,通过引进或选育出性状优良、产量高和抗性综合表现好的新品种,把专家们的科研成果、新品种转化到市场、应用到生产上,使新技术、新成果变为生产力,不仅能增加农户收益,还能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 田欢:专家的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上的降本增效,比如小黄姜脱毒技术可提升生产种植增产25%,辣椒包衣丸化技术应用,可以减少育苗播种环节的用工、减少苗期管理,用药量减少40%以上。

在南江露天种植展示基地,技术人员已将种繁中心培养的种苗以及引进筛选的种子播种于田间地头,地里大白菜、萝卜长势正好。

贵阳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基地负责人 谢永前:我们和贵州大学农学院张万萍教授团队正在合作开展特色蔬菜品种选育,贵州特色蔬菜育种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当前有350份萝卜、260份白菜种质材料已完成种植和田间性状调查,筛选了3至5个优势组合,拟于明年申报新品种认定。
